什么是调值、基调?怎样才能吐字归音?读文章时如何做到有画面感、有文字、有内容?
10月24日下午,在潞州区太西街道威远门中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,40多名学生端端正正坐在“课桌”前,聚精会神地跟着来自潞州区老年大学的专业老师学习朗诵知识。虽说这群学生中最年轻的也是“50后”,可个个精神抖擞,记笔记、学吐气、练发音,样样都不耽误。
威远门中路社区自去年开办“金色夕阳”社区老年大学,与市老年大学合作开设声乐班后,今年又与潞州区老年大学合作开设了朗诵班。“这是我们应大家伙儿的需求开设的学习班。”社区党委书记赵路明介绍说,“声乐班受到一致欢迎的同时,大家也希望能够开设更多种类的兴趣班和学习班。”
群众需要什么,实践站就提供什么;群众在哪里,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。面对社区内广大老年朋友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威远门中路社区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与市、区老年大学合作,邀请专业教师授课,让老年朋友不出社区就能接受专业培训和学习。“与其让大家四处找学习班,不如就近学。”赵路明告诉记者,朗诵班、声乐班分别是每周四和每周五下午学习。现在朗诵班有40多名学生,声乐班有50多名学生,而且报名人数还在不断增加。
已经参加声乐班学习的王秀平听说又增加了朗诵班,立刻报了名。“学习班给了我们‘业余’变成‘专业’的机会,还能结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,真过瘾。”平日里兴趣爱好广泛的王大姐很是开心,“我们这些‘老小孩’感觉更年轻了。”
“老年朋友的学习兴致特别高,大家都说两个学习班不够,盼着开新的。”赵路明说,“社区将尽己所能,不断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,让老人晚年生活收获别样精彩,真正实现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。”(解婷)